全国学会“四服务” | 加强世界一流学会建设, 助推科技工作者成长
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综合能力评估考核工作,面向全国学会征集学会有关“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四个服务方向的工作创新实践典型案例414 则。经专家评审、社会评议、部门评价等方式筛选,按照四个方向共选编61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编印《全国学会“四服务”优秀案例汇编》,以供全国学会交流借鉴,共同推动学会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本期小福团为大家带来中国动物学会案例
近年来,中国动物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为切实履行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职责,以加强世界一流学会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学会的学术交流、成果评价、奖励推荐、人才举荐、教育培训等功能,增强学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动物学的学科发展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平台,激荡创新的源头活水作用日益突出。
一、坚持政治引领,确保科技工作者成长政治方向
学会理事党委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风气。学会连续2次申报并实施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的党建强会项目,支持开展党建强会计划。依托党建强会项目,学会相继建立了党建强会网页,通过党建强会网页平台宣传优秀党员事迹。同时,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会理事长孟安明、学会党委书记张知彬带领理事、会员共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文件精神”等,为新时期学会建设以及科技工作者成长确保了政治方向。
一是推动学术交流多样化发展。近年来,学会积极倡导学科交叉、整合、专业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学术交流与合作新形式,加快推动学会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多元化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共举办国内学术会议39次,参加交流人数9920人次,征集论文4356篇,学术交流形式更加多样,学术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二是打造学会学术交流品牌。近年来,学会依托学术年会品牌,不断放大年会品牌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分支机构学术年会品牌化发展。三年来,分支机构的学术年会规模逐渐扩大,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其中,会议规模在500人-700人之间的会议,约占会议总数量三分之一;200-500人之间的学术会议约占三分之二。会议交流主要聚焦在野生动物生态保护、生殖健康、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人畜共患病等主题,为国家生态安全、人类健康、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等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理论探索。经过学会及分支机构的共同努力,学会年会的影响力持续提升,部分专题会议已成为本学科领域标志性的学术交流品牌。
三是推动学术交流国际化发展。近年来,学会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学会,不断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发展。依托学会学术年会品牌,不断推动会议规模、学术水平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动物学界的学术会议。同时,先后承办了“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2018年汕头)、“亚洲鱼类学会学术年会”(2018年西宁)、第14届国际斑马鱼大会(2019苏州)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其中,“亚洲鱼类学会学术年会”、“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已经成为亚洲或国际专业品牌会议。2017年以来,学会主办国际会议9次,参会人数3554人,外宾168人;港澳台会议 1 次;组团参加国际会议4次,参加人数220人;连续三年资助青年学者参加国际会议3次。这些会议扩大了我国动物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动物学会
四是积极推荐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三年来,学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及时了解本领域国际动向,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机会,鼓励和支持有潜力的科研骨干参加国际组织举办的学术活动或参与国际组织事务。三年来,学会协助科技工作者成功申请参加国际组织专项及国际学术交流经费96万元,举荐5位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当选主席、副主席,这意味着中国在该领域中已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
成果评价与发布是提升科技工作者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学会积极参加推荐“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工作,3次成功推荐了学会会员的4项研究成果。其中高绍荣等教授“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建立与调控”、刘峰等研究员“m6A 甲基化修饰调控脊椎动物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孟安明等教授“母源因子 huluwa诱导脊椎动物胚胎体轴形成”、孙强等研究员“构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分别获得2016年、2017年、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和宣传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积极推动了我国动物学的发展。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是设立培育有公信力的科技奖项,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几年来,学会发挥“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的激励作用,共评选出15名青年学者;通过“蔡司斑马鱼科学研究奖”,共评选出85名该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生;同时,分支机构在学术会议中也纷纷增加研究生报告奖、优秀论文奖、最佳壁报奖等一系列奖项,为动物学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和有效途径。
二是加强人才举荐工作。学会积极参与和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举荐。三年间,魏辅文研究员、季维智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研究员、张知彬研究员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卢欣教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王祖望研究员、李新正研究员、李枢强研究员荣获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
一是依托研讨会,加强相关实训。近两年,学会充分依托研讨会品牌优势,通过最新研究成果及工作报告等方式,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以2017年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研究暨中国大鲵保护研讨会为例,会议分为两栖动物观测培训、观测单位工作汇报和两栖动物野外观测培训三部分。来自69个单位或团队的代表,介绍了本单位或团队的两栖动物观测工作情况、主要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带来了观测前沿的经验分享,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依托大赛,拓展教育培训范围。2012年国家动物博物馆与中国动物学会联合举办中国动物标本大赛,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参赛单位和参赛作品连年攀升,并邀请国际评委观摩指导,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参赛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也有很大的提高。2017年,参赛选手火行者公司参加了美国动物标本大赛,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我国动物标本业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标本需求方也通过标本大赛这个平台了解到了众多标本厂商,为产销提供了平台。
图片来源:中国动物学会
来源 | 改革服务处供稿
往期热文回顾:
● 全国学会“四服务” | 打造综合服务体系,构建科技工作者成长平台
● 全国学会“四服务” | 聚焦学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 全国学会“四服务” | 秉承老一辈科学家办会理念,围绕学术开展活动
本文由丨学会服务365 xhfw_365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xhfwzx_wx@163.com
小福团微信:xft20200115
———— 猜你喜欢————
(点击蓝字跳转)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福团联系。
我知道你在看哟